首页 > 最新动态 > 行业动态  >  2025感官应用研讨会 | 嘉宾分享

最新动态

2025感官应用研讨会 | 嘉宾分享
发布日期:2025-03-25    新闻来源: 感知网
核心提示: 2025感官应用研讨会嘉宾简介
 

1、嘉宾简介
史波林,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农业食品所副所长、研究员。兼任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感官分析分委会专家,全国感官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兼委员,CNSA认可技术专家,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感官专家组组长。主要研究领域:感官科学与标准化等。
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十余项感官科学类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发表了科技论文8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8篇),作为第一发明人授权了发明专利24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2项),获得了感官应用软件著作权6项,研制了感官分析国家标准9项、团体标准10余项,作为第一副主编/副编译或参编《感官分析应用技术指南》、《感官分析描述词典》等7部著作。
获得了全国科普讲解大赛最具人气奖、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6项,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技术进步一等奖等社会力量奖9项;荣获了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北京市优秀人才等称号。

2、发言大纲
作为可食用的地理标志产品,其核心竞争力就是深得消费者偏爱的、口口相传的特有感官品质。为了有效评价地理标志红富士苹果的食用品质,采用专业品评与消费洞察、M值与多元统计相结合的技术,从体现苹果间差异的感官指标、到消费者关注的苹果感官指标、再到影响消费喜好的红富士苹果关键感官品质,层层递进、逐步聚焦构建地理标志红富士苹果的感官风味轮图,剖析全国4大典型产区地理标志红富士苹果各美其美的特点,挖掘各地理标志核心区、非核心区及地理标志区域周边产品名不虚传、名不符实、有质无名的品质表现,及品质差异背后的产地环境影响根源。另外,针对非高附加值农副产品所建专业感官评价小组性价比低、不易推广的痛点,提出了基于消费驱动的快速感官评价方法,为全面表达不同品质差异红富士苹果提供了技术支撑与方向引领。

1、嘉宾简介
朱保庆,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风味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林协会加工利用分会副秘书长、中国标准化协同创新平台感官质量与消费洞察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食品学会理事、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专家工作站站长、北京市千人进千企产业特派员等。研究方向包括:健康发酵林果基料生产关键技术;食品风味化学与感官评价新技术新方法等。近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10余项纵向科研项目及20 项知名食品饮料企业委托的产学研合作项目。作为主要参与人曾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特等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梁希林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实验室公众号:BFU 林果品质与加工研究小组 Email:zhubaoqing@bjfu.edu.cn

2、发言大纲
全球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感官衰退与慢性疾病、心理状态的交互作用,已成为影响其营养摄入的重要问题。通过系统性文献综述发现,传统感官评价方法因忽视老年人认知能力、体力耐受等特性,存在局限性;而通过增强风味强度、添加熟悉香气等感官补偿策略,可有效提升其进食愉悦感。基于上述理论框架,我们聚焦中国老年群体开展实证研究,揭示中国老年人对传统风味的偏好显著高于非传统风味,且熟悉度、健康态度是驱动其选择的关键因素。基于此,团队通过风味强化与配方优化,创新开发草莓风味调制乳粉,配方兼顾高蛋白、低脂营养特性,经加速稳定性实验验证其室温贮藏期达300天,感官品质稳定。未来可进一步探索个性化感官补偿技术,推动老年食品设计与开发工作。


1、嘉宾简介
冯涛:男,汉族,中共党员,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香料香精化妆品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茶学学会茶饮茶食专委会委员,中国标准化协同创新平台产品感官质量标准化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风味化学分会成员,上海市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行业协会中香天然香料产业促进中心主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高级会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晨光学者,江苏省双创人才,上海市奉贤区滨海青年英才。Frontiers in Nutrition,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Molecules, Food Science and Nutrtion客座主编,Journal of Future Foods编委会成员,《粮油食品科技》、《香料香精化妆品》及《乳业科学与技术》等期刊编委,主要从事食品风味化学、香精制备技术与应用等方面的研发工作。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市教委人才项目“曙光计划”、“晨光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上海教委科研创新面上项目,上海市科促会联盟计划项目,上海市农委科技兴农项目以及企业横向合作项目等各类课题二十余项。已发表SCI收录论文180余篇,授权专利25项。先后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国际)专利交易博览会金奖。

2、发言大纲
近年来,机器学习正推动食品风味研究从经验驱动型向数据智能型范式转变,形成了"计算感官组学"(Computational Sensomics)这一新兴交叉领域。基于深度学习的风味预测模型已突破传统分子感官科学的局限,通过迁移学习将食品组分、加工参数与消费者多维度感官反馈构建动态关联网络。2023年Nature Food报道的Transformer-Flavor架构,通过自注意力机制解析了超过20万种风味物质间的非线性协同效应,预测准确度达92%,成功指导了无动物源奶酪的风味优化。
感官评价数字化呈现三大创新方向:①多模态生物传感系统整合脑电、微表情识别与唾液生物标记物分析,构建个体化"数字味觉指纹";②虚拟现实耦合机器学习创建动态感官评价环境,实现消费场景的沉浸式模拟;③区块链赋能的分布式感官数据库正在打破地域限制,全球研究者可协同训练风味预测大模型。值得关注的是,生成式AI已从预测走向创造,NotCo公司利用对抗生成网络设计的植物基食品,在盲测中击败传统产品。
当前研究前沿聚焦三个核心命题:如何建立跨文化普适性的风味量化标准?怎样突破"感官-情绪-记忆"的神经关联建模?以及AI辅助风味设计中的伦理边界问题。该领域的突破将重构从精准营养到食品制造的产业价值链,开启"千人千味"的个性化食品时代。

会议时间:2025年4月9-10日

会议地点:上海龙之梦大酒店

声明:
①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感知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②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感知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 联系方式 邮箱:service@esensmart.com 手机:13210910866(微信同号)
“感知网”,专注打造国内专门从事人工+智能感官分析服务的平台。愿为院校、政府机构、食品、化妆品、药品等行业企业,提供更加全面的多元化、定制化服务。愿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助推感官评价的落地应用!

手机:13210910866(微信同号) 邮箱:service@esensmart.com
感官评定
感官评定
  • 关注微信

  • 联系电话

      13210910866
  • 邮箱

      service@esensmart.com
Top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Top